服装专题

服装企业再现“造牌”浪潮

  • 加入收藏夹
  • 分享到:
服装企业再现“造牌”浪潮

特色造牌 破解差异化难题

  “造牌运动”在泉州民营经济界由来已久,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真正地把一个品牌运营好,如何赋予品牌真正的核心价值,如何让品牌从一个静态的标志变成一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热点。

   观点一  品牌设计是“助推器”

  吴尚认为,品牌的核心包括了企业实力(有形资产)、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行为(企业管理、企业责任)、产品功能属性、产品价值、产品品质等等,这些是品牌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内心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品牌承载的更多是一部分人对其产品以及服务的认可,是一种品牌商与顾客购买行为间相互磨合衍生出的产物。”他认为,品牌核心、品牌推广、品牌设计是品牌的“三驾马车”。

  观点二  差异化不能“贪多”

  泉州传统企业如何破解品牌同质化问题成为嘉宾争论的重要焦点。对此,谭尚华指出,品牌要做出差异化,企业首先要有意识上的转变。“品牌差异化,其实是企业主和销售团队的转变,要做到产品的差异化。”他说。

  观点三  要培养消费者认同感

  谭尚华认为,品牌的差异化还要看品牌是否契合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比如童装,四岁以下要求的是可爱风格。10岁以上的孩子,就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甚至有偶像崇拜,相关的品牌需要提供契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他说,品牌推广的渠道也应该介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让消费者认同并且培养忠诚度。

闽派男装:再现造牌浪潮

  SINUDE只是闽派男装新一轮多品牌或是再造时尚子品牌浪潮的一个缩影。然而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在广东、浙江两个更为强势的时尚男装版块挤压下,在狭窄的造牌路上,闽派男装能否有效地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时尚产业资源,实现快速反应,快速打开新的蓝海。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艰难挑战。

  现象:争相推出子品牌

  对于低迷的服装市场,SINUDE男装总经理王雅容并不讳言,她回答说:“SINUDE男装在进入市场之初,便意识到目前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以及应对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这就促使SINUDE在创立之时,必须思考品牌的定位问题。因此,公司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消费者与竞品分析,力图寻找出贴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品牌基因。最终,定位‘文艺时尚休闲’,致力打造最具文艺气息的时尚男装。”

  剖析:为何逆势推出子品牌 定位再细分的多种路径

  不久前,九牧王通过收购高级男装“浪肯”,再次跨出了多品牌战略的新步伐。据说,从与浪肯品牌接触到签订框架协议,九牧王高层仅历时10个多月时间。“除了兼并收购外,公司也会持续关注新的市场机会,创立新的品牌去拓展。”九牧王董事长林聪颖表示,之所以提出多品牌战略,源于中国服装消费市场日趋成熟,消费者选择亦越来越多,单一品牌通吃市场的情况已经非常少,并且国际男装也大多采取多品牌的发展策略。

  或比主品牌定位更高端

  无论是彬伊奴向时尚男装发展,还是九牧王收购高级男装,或是富贵鸟由老鸟向小鸟延伸……纵观泉州服装行业这轮子品牌浪潮,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子品牌普遍比主品牌更年轻、更时尚,或者比主品牌定位更高端等。由此,才可以进入年轻族群、富裕人群的细分市场。

  造牌路上的时尚隔阂

  “长期以来,闽派服装并不具备时尚潮流话语权。”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曾表示,中国服装产业是西方潮流甚至是日韩潮流的跟随者。在国内,最早感知潮流的也是广州和江浙企业,与这两大版块的服装企业相比,在对潮流的把握上,闽派服装明显处于弱势。

鞋服材料商线上“造牌”

  日前,泉州德信织造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得信人家”创新推出“26度懒人毯”。生活在生产链的上游,鲜少有机会直面消费者的泉州鞋服产业材料供应商也开始试水电商造牌。实际上,他们的“触网”之路并不平坦:他们比电商品牌多了固有思维负担,又比传统品牌企业少了知名度,转型难度最大。只有确立自己的调性、明确方向坚持才能有希望。

  原材料企业电商“造牌”

  日前,泉州德信织造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得信人家”针对夏季“26度”的空调环保指数,创新推出“26度懒人毯”。“我们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转型,借用电商平台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让资金回笼更快一些。”该公司总经理郑榕告诉记者,他从事针织布料供货商的生意已经有近20年,前10年的坚持让他拥有了与泉州及全国各个知名品牌企业合作的机会,可是后面这近10年,各项成本都在涨,唯一下跌的只有售价。白热化竞争之下,利润越来越少,再加上经济疲软、鞋服产能过剩的影响,好不容易拿到的订单换来的却是一笔笔的欠条。

  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产业

  从组建电商团队,亲自过问电商进程,郑榕开始意识到,所谓的“电子商务”并非一定要在形式上取代传统产业,而是要从根本的思维上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再造。这种趋势已不可阻挡。

  与其步人后尘,不如独辟蹊径

  大家都能想到的转型之道,就不是转型之道。此话有一些道理,每家企业都能想到的电商之路,并不一定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一家企业也由原材料供应商转型线上,但苦熬多年,烧完天文数字的钱后,才于去年勉强见到盈利。采访时上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觉得很多产品放在线上都能很赚钱,品牌产品线非常长。这或许是该企业转型困难的症结之一。

童鞋掀新一波造牌潮

  本土童鞋最近风起云涌,一边是以GLU、DLEMMY、KLAOSD为代表的童鞋新品牌逐渐崭露头角,另一边则是以八哥为代表的原有运动鞋品牌迅速切入童鞋领域试图分一块蛋糕,童鞋业界又一波造牌潮汹涌来袭。

  在造牌门槛越来越高的今天,却仍然有那么多新童鞋品牌高调亮相,原因何在?是否童鞋市场的未来真如行业人士所说的一片光明?与前两次造牌潮相比,这一波又有怎样的不同?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日前走访了相关人士。

  日前,由八哥板鞋世家独家赞助的“预见未来 璀璨童星推介会”落下帷幕。台上,小童星们脚穿各式各样的八哥童鞋,演绎不同风情。

  八哥板鞋世家掌门人丁俊贤介绍,八哥早在几年前便开始尝试将产品线延伸至童鞋,而这次的赞助活动将作为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童鞋将作为八哥重点主推鞋品之一,面向所有儿童消费者。此外,八哥童鞋官方旗舰店也已经落户天猫商城,种种迹象表明,八哥的童鞋之路已经逐步铺开,特别是随着中国童鞋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在八哥之前,几大上市公司便已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童鞋服市场,这从安踏、三六一度等企业的年报中可见。在其他业务普遍下跌的状况下,童鞋服成了这些企业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对于成人鞋服品牌而言,在传统终端扩张模式遭遇“天花板”的情况下,纷纷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童鞋童装市场。而对于新生品牌来说,儿童鞋服市场的前景广阔是诱使他们进入这一领域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