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50%
支持
50%
反对

标题

标题

阿里上市前夕淘宝发布了打假规则声明打假立场,但假货带来的麻烦仍旧如影随形。2015年1月阿里同国家工商总局爆发了“口水战”:去年1月工商总局发布的一份网络调查显示,淘宝网的样本数量分布最多,但其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这份报告让淘宝“怒火中烧”发公开信叫板工商别吹黑哨,工商总局此后发布白皮书指出淘宝存5大问题,前前后后双方PK了五个回合,最终以握手言和“收场”。

据国外媒体报道,因阿里巴巴加入了国际反假联盟(IACC),美国时尚品牌Michael Kors宣布退出这一组织。多家品牌厂商还是对阿里巴巴的打假决心持怀疑态度,约24家品牌的IACC成员私下表示了对MichaelKors的支持。在MK法律顾问写给IACC的信件中声称:“在支持品牌大家方面,阿里巴巴一向是口惠而实不至。”这样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阿里已接受国际不低于5次的假货指控,每次阿里采取的做法几乎一致,表示支持并加快出台监管措施,并对假货给予打击,而最后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标题

每天会有大量的售假商店被关停,但淘宝平台上仍存在海量的假货。马云曾表示,假货是所有商业模式发展的硬伤,假货不是淘宝造成的,但淘宝注定要背负这种委屈,这种责任。淘宝只能认下它,解决它。“每卖出一件假货,就会让阿里巴巴失去5个以上的用户。阿里巴巴是假货的受害者。”在早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马云坦言道。他还提到几年前淘宝打假时,售假者甚至在香港给他设了一个“灵堂”。

上周末,Gucci的名字正式从IACC组织旗下品牌成员名单中删除,IACC副总裁Candice Li-Uzoigwe指出,阿里巴巴的加入引发了他们的不满情绪,并正式Gucci在上周三已决定离开组织。开云集团对中国假货问题一直表现激烈。去年旗下奢侈品牌Gucci、YSL等联合在美国提起诉讼,指控被告涉嫌违反商标和诈骗的相关法规,要求索要赔偿损失并向被告下达禁令。诉讼称,阿里巴巴曾与制造商合谋生产假冒商品,并为其销售和运输提供服务。

标题

“售假门”让阿里未来全球化进程受阻,赶走假货成唯一选择。饱受奢侈品厂商指责的阿里打假近日再出新招:淘宝将对商家销售的奢侈品进行整治。卖家需提供相关凭证证明其商品不是假货,否则将面临下架、关店等惩罚。同时,针对代购这一奢侈品交易中的灰色地带,规定中强调,凭证数量必须与所发布的商品一致。这就说明,那些低价的A货、仿品等是淘宝此次治理的对象,卖奢侈品的代购们估计要哭晕在厕所了。

今年4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加入国际反假联盟(IACC),成为首个电商成员。IACC总裁BobBarchiesi表示,董事会之所以接纳阿里巴巴,是因为各品牌成员可以与其直接合作,从而有效打击假货。美国唱片产业协会(RIAA)反盗版执行副总裁Brad Buckles则说,不理解为什么排斥阿里巴巴,加入IACC后,阿里巴巴将必须为打假做出行动。

标题

数据显示,阿里成立了一只超过2000员工的打假工作组,并且在这一工作组上提供了超过1亿美金的费用。阿里打假每年花10亿,已送400人进监狱。阿里巴巴4月底发布的《2015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报》还首次提出“假货”的明确概念:假货是指商品在制造时,逼真地模仿别人的产品外形,或未经授权,对已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借以冒充别人的产品。从阿里大数据绘制出来的分布图可看出,2015年全国线下可疑的售假团伙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其中广东地区的售假团伙最多,为1385个。

面对平台打假高难度,不仅涉及到法律体系完善、卖家法律意识,也与打假机制建立、造假成本密切相关,最大难点不在线上而在线下。阿里虽然公布拦截涉及假货的信息1.2亿次,不过对于阿里平台上庞大的商品数量和用户数,以及用户搜索数字来说仍然是九牛一毛。假货这个顽疾如何根除,或许答案就在于平台模式本身。完全放开的平台模式出现假货和刷单的问题是必然的。要想真正解决,就需要对平台模式进行改良,将自由的平台模式变为可控的新平台模式。就是在现在自营模式和平台模式中间寻找到一种平衡,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平台模式。

标题

距离阿里巴巴宣布加入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际打假联盟IACC仅仅一个月,5月14日,国际打假联盟在一封发给会员的信中确认,已暂停阿里巴巴的会员资格。针对此事,阿里巴巴集团发表声明称,这不会改变阿里巴巴打击假货、保护知识产权的努力和决心,更不会动摇这一全球最大零售体以最先进技术推动行业进步的信念。 “今天假货集团最怕的也许是警察,但最恨的其实是阿里巴巴!拒绝接受先进的电商企业加入打假组织,这种遗憾不是阿里巴巴的遗憾,而是行业的缺憾。”

标题

版权所有: © 中服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丁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