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据罗兰贝格截止2015年的数据显示母婴电商交易额已经达到了3606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了98.3%,并且近年一直保持了高于50%的增速。而母婴市场的总规模更是在2015年底达到了1.9万亿,以其逐渐增长的增速今年突破两万亿元已经成为了定局。
罗兰贝格近日发布《中国母婴童市场研究报告》,估算未来五年的中国母婴童市场(包括孕妇产品、婴童产品、孕妇服务和婴童服务)规模,并分析行业渠道发展趋势。
报告预计,中国母婴童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五年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整体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8万亿元发展至2020年的近3.6万亿元。随着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产品与服务融合、线下与线上融合成为母婴童零售渠道发展趋势。
罗兰贝格委托全球著名市场研究公司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受中国全面二胎政策和新时代父母消费升级的推动,未来五年,中国母婴童市场需求将持续呈上升态势。
未来五年,食品和服装将长期占据产品市场超过70%的市场份额,但考虑到二者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增速将逐步降低,预计到2020年,二者将共占整体产品市场的67%。
随着消费者对服务的诉求逐渐提高,至2020年,婴童服务市场增速将维持在17%左右。在服务的各项子品类中,由于国内消费者对于子女教育重视程度较高,教育长期以来占据婴童服务市场较大份额,且预计短期内仍将保持一定增长,到2020年约占服务市场份额的3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生育率高峰处于20-34岁,其中25-29岁最高,80后们如今都已纷纷进入了30岁,是城市中建立家庭并养育下一代的主力军。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这一批新生代中产阶级诞生的新生儿,将成为这一波“儿童消费升级”中的主力群体。
从母婴消费品类上看,童装童鞋是母婴网购的第一品类,其次是玩具。整体母婴网购的交易规模在逐年上涨,其中童装和玩具品类的网购占比也在上升趋势中。
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提升,儿童服装年人均消费金额也是逐年提升。以往国内的童装市场以追求性价比的消费为主,大家普遍认为童装替换周期短,小孩子的衣服只要满足能穿够穿就行了。新一代的父母们本人消费习惯和需求心理趋向品牌消费的影响,对于童装的选择会更加趋向品牌化、个性化和时尚化。
前不久母婴社区和电商公司宝宝树获得了30亿人民币的投资,看到这一融资数额大部分对母婴产业不熟悉的人都会有一个很大的疑问,这一细分领域的社群与电商公司为什么能够融到如此一大笔钱,母婴市场规模能否支撑如此高的估值?
实际上母婴电商行业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比较大的量级以及用户基数,并有数家企业逐渐脱颖而出。据罗兰贝格截止2015年的数据显示母婴电商交易额已经达到了3606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了98.3%,并且近年一直保持了高于50%的增速。
而母婴市场的总规模更是在2015年底达到了1.9万亿,以其逐渐增长的增速今年突破两万亿元已经成为了定局。而如果依照线上销售占总销量30%的“黄金比例”计算,五年后维持现有增速的母婴市场将为母婴电商带来近8000亿元的增长空间,平均年增长率有望达到25%。
基于天然的大数据分析基因,和上亿消费者的消费记录,5月24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和京东正式联合对外发布《2016中国母婴产品消费趋势报告》,这不仅是双方合作发布的首份大数据产品,更是国内首份基于用户大数据行为所形成的母婴行业生态报告。
报告预计,全面二孩可带动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提高0.5%左右,并可对母婴消费市场产生直接影响,预计每年可新增超300亿母婴消费,至少可带来年均13%左右的新增长空间。未来中国母婴电商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015年,京东女性母婴用户比重远高于全站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是母婴消费的绝对主力。城市线越级低女性用户越多。按照京东线级城市划分标准,一线城市女性母婴用户占比尚为71.05%,而到六线城市,女性母婴用户占比则提高至79.50%。
奶粉新政、冷冻羊年、放开二胎、电商冲击,跌宕起伏的孕婴童行业,2016路在何方?
十年日新月异,十年成长升级,十年跨入万亿产业。从零散到聚合,从弱到强,从混乱到有序,从单一到多元,五年一剧变。2016,中国母婴产业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创业创新的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母婴行业表现的淋漓尽致,成为撬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发展新引擎的鲜活力量。
中服网公众号
壹服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