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度风光无限的晋江运动品牌——喜得龙近日宣布破产。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鞋服行业洗牌期的开始。
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8月5日正式受理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一案,目前重整案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据了解,日前喜得龙天猫、京东旗舰店已下线。在京东输入“喜得龙旗舰店”,出现了郭富城的CD,里面有其为喜得龙代言的广告歌《I
Am Aaron Kwok》。
据悉,近些年喜得龙从未对外公开过业务数据,从目前能查到的淘宝C店的销售数据来看,其单品在淘宝首屏的C店销量基本是在10件以内。
喜得龙成立于1992年,一直采取立足于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策略,早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1年喜得龙的创始人林水盘注册了“喜得龙”这个商标,并邀请了原国家乒乓球总教练蔡振华做形象大使。
2002年,喜得龙的形象代言人换成了明星郭富城,之后以二三线城市为重心开始迅速发展。
2008年,喜得龙尝试在香港上市,不过并未成功,2009年10月30日,喜得龙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运动消费类品牌。
2010年喜得龙共新增店面近700家,全国店铺总量超过4000家。
2012年喜得龙获得“最具幸福感企业”称号,喜得龙创始人林水盘也获得了2013年晋江年度十大产经人物。
截至2013年年末,公司零售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市,拥有数千家零售店铺。
从赴美上市的风光无二到宣布破产的惨淡结局,喜得龙一路的发展见证了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起起落落。这也为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又一个经验与教训。
喜得龙,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福建晋江知名运动品牌,在实体经济受冲击下轰然倒下,令人嘘嘘不已!僵尸企业倒闭潮,落后行业失业潮,淘汰产业降薪潮要比我们想象的来的凶猛,电商冲击,实体经济转型阵痛期,没有转变过来的企业,面临他们的只有淘汰一条路。
电商冲击,却布局缓慢
当各大知名运动品牌纷纷触网,大举布局电商时,喜得龙却迟迟不见有动静,直到2015年3月19日,才看到喜得龙开始布局网络分销系统,而且销售的产品基本是旧款。
本土品牌破产倒闭,国际快时尚却大赚
自2014年以来,本土服装品牌如佐丹奴、班尼路、达芙妮、美特斯邦威、森马、班尼路等品牌均传出频频关店的消息。
另一面,国际品牌ZARA、H&M、C&A、优衣库等廉价服饰已经开到了三线市场,并且也是线上、线下实行同价销售。截至去年年底,十大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开店近1000家。
喜得龙破产,可惜!但更多的是可怜,面临市场环境的变化,却动作缓慢,没有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如今,安踏已经成为销售破百亿品牌,而李宁也从亏损的泥潭中拔出,实现了盈利,这一系列的变化也说明企业的发展,也遵循优胜劣汰,低产能,低效率,慢转变,最终都将被市场淘汰出局。
虽然关于喜得龙破产重整的消息有些让市场感觉突然,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喜得龙为代表的一部分顶着运动品牌的头衔卖休闲服饰的企业,如果不能尽早完成转型,处境会非常困难。”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运动品牌中,喜得龙仅算得上四五线品牌,竞争力整体较弱,其如今的境遇,和企业缺乏创新、在转型上推进较慢不无原因。
张庆认为,一直以来,喜得龙并没有在专业运动领域做些事情,包括在产品核心技术上突破。另外,其运动形象感的建立方面也都是休闲偏娱乐的路线,电商的跟进也不够及时。在他看来,喜得龙面临的局面仅是行业的一个开始。
“这种品牌当地还是很多的,(破产整合)不是个例,具备普遍性。这是行业发展必然的规律,行业在2011年开始步入大洗牌阶段,很多大的品牌也一度业绩下滑。”鞋服行业独立评论员马岗向记者指出。
中服网公众号
壹服网公众号